- IC型号
企业档案
产品分类
造成晶振频率偏差的原因
发布时间: 2023/9/11 15:59:39 | 179 次阅读
晶振是一种常用的频率标准元件,其精度和稳定性在电子电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。然而,在实际使用中,晶振的频率并不是完全准确的,常常会存在一定的偏差。我们用频率误差(Frequency Tolerance)或频率稳定度(Frequency Stability),用单位ppm来表示,即百万分之一(parts per million)(1/10^6),是相对标称频率的变化量,此值越小表示精度越高。比如,12MHz晶振偏差为±20ppm,表示它的频率偏差为12×20Hz=±240Hz,即频率范围是(11999760~12000240Hz)。
晶振频率偏差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:
1、晶振的频率与温度密切相关,温度变化会导致晶振频率的变化。一般来说,晶振的频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。
2、在工作需一定的电压,而电压的变化也会影响晶振的频率。一般来说,晶振的频率随电压升高而增加。
3、在加工和组装程中会受到机械应力的影响,这会导致晶振频率的偏差。
4、晶振的制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制造偏差,这也会导致晶振频率的偏差
晶振频率偏差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:
1、晶振的频率与温度密切相关,温度变化会导致晶振频率的变化。一般来说,晶振的频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。
2、在工作需一定的电压,而电压的变化也会影响晶振的频率。一般来说,晶振的频率随电压升高而增加。
3、在加工和组装程中会受到机械应力的影响,这会导致晶振频率的偏差。
4、晶振的制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制造偏差,这也会导致晶振频率的偏差
上一篇:OSC是有源晶振还是无源晶振?
下一篇:常见有源晶振和无源晶振辨别方法